.

会宁县和静宁县高中招生方案中考录取模式

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www.wzqsyl.com/bbzs/bbyd

一、两县基本情况

1.七次普查人口:静宁人,会宁人。

2.年中考人数:会宁县为人,静宁县为人。(生源萎缩太厉害了,前几年都还上万中考学生)

3.普通高中入学率:年会宁县普高中招生计划人,普通高中升学率为59%。

4.高中就学方便性上:会宁一中在老城区,会宁二中离老城区相对较远,估计有些城区学生都需要住校或者租房上学。静宁城区静宁一中、静宁二中和文萃中学三所高中之间的距离都不远,在1.5公里以内。

二、中考录取模式(文化课生,不包括艺术体育及特殊类)相同点:

1.都注重高中生源的均衡性,通过电脑完成部分或者全部上线生源的分流。第一志愿的录取上对有的学生来说,分数优先、依据志愿什么的都不管用,反而运气很重要。

2.录取结果完全公开公示,各高中学校都都采用张榜公示的方式,学生姓名、中考分数、录取学校一目了然。

3.两个方案中都提到了50%这个比例问题。50%是什么,相当于名额到校(到初中学校),就是示范性高中要拿出至少50%的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但是在会宁和静宁的录取结果中,没有看到是如何名额到校或者对农村学生降分录取等。

图片来自静宁高中招生方案截图图片来自会宁高中招生方案截图

三、不同点:

(一)对高分学生的选择权和保护上。

1.会宁模式对所有分数段的考生不提供批次内的优先选择权。对第一志愿上线的所有考生由电脑按分数划分生源成两组,然后进行抽签。对会宁一中和会宁二中一视同仁,录取结果就是两个的分数完全相同,录取人数也一样。考生能进入哪所高中,运气很重要。至于是否存在录取名单产生后的调剂现象不得而知,如果存在,恰好说明这种模式的弊端:给一些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便,使高分学生也没有任何选择权。

图片来自会宁县中考招生实施方案

2.静宁模式保护前名考生的选择权,当然学生的选择结果是估计一样的:这些学生都选择了静宁一中,可见对高分学生还是很友好的。从名考生开始按分数由电脑10人一组进行顺序搭配到城区三所高中。

图片来自会宁县中考招生实施方案图片来自会宁县中考招生实施方案

(二)对教师子女的保护上。

1.会宁模式有相关规定:为了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上线之后可以在一二中之间和三四五中之间进行选择。这个地方本人很好奇:二中的教师子女有没有选择一中的?一中的教师子女有没有选择二中的?

图片来自会宁县中考招生实施方案

2.静宁模式中没有看到相关明文规定,具体是否有有照顾不得而知。不过既然一中已经选拔了前名,且三所高中距离都不是很远的情况下,没有太多必要再出台专门照顾政策。

(三)对一中的定位不同。

1.会宁模式中,比较突出一二中的比较和竞争,所以采取不偏不倚的政策。不过本人很好奇,当地的老百姓真的认为两所学校一模一样?如果放开让老百姓选择,高分的学生会不会扎堆到其中某一所?

2.静宁模式中,比较突出重点(静宁一中),一中垄断了前名考生。城区三所高中学校的志愿也是捆绑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前名学生中如果不想上一中,想去二中或者文萃,也是可以的。这点比较好,起码没有一刀切,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人各有志嘛,但不知道往年这样的学生多不多。

附:年高考分以上学生人数

会宁一中分以上47人,会宁二中分以上38人。

2.静宁一中分以上42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808.html